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。
太阳黄经为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~24日交节。
此时,太阳直射点已经由“夏至”那天的北纬23°26′,向南移动到北纬11°28′。
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。
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处暑的到来,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,暑气渐渐消退,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
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(俗称“秋老虎”)影响,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,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
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(秋老虎)期内,“秋老虎”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~9月之间,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
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,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,要注意预防“秋燥”。
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劳碌了大半年的人们,经过了春夏的耕作,消耗了大量的气血阴阳,到了秋天,也该休养生息,补虚纠偏了。
所谓“秋风起,进补时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,秋天进补,要了解为什么要进补,才能不会盲目跟风。